历史
自宋至民国中期为崖州辖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崖州曾在抱由峒南6千米的瑞芝山建筑“乐安城”。明清二代均设“乐安营、汛”。据《崖州志》载,“乐安水(今昌化江)源出五指岭,西南流,至乐安汛地”,故“乐安城”以“乐安水”为名,而乐东县则是由“乐安城”演变而来。 民国24年(1935年)四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将昌江、感恩、崖县部分黎区划设乐东县,治所设在抱由峒。1950年解放,属海南行政公署管辖。1952年7月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乐东县,设立乐东黎族自治县,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1988年海南建省,属海南省直接管辖。
1995年底,乐东黎族自治县总面积2724.5平方千米,总人口44.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5万人,农业人口38.49万人;城镇人口4.04万人,农村人口40.60万人。辖11个镇、5个乡:抱由镇、万冲镇、志仲镇、千家镇、九所镇、冲坡镇、乐罗镇、黄流镇、莺歌海镇、佛罗镇、尖峰镇、永明乡、三平乡、大安乡、山荣乡、福报乡。
艺术
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等竞相发展;剪纸、少年美术书法、交谊舞、文化创作舞蹈、蒲公英钢琴等6个辅导基地应运而生;文化下乡等城乡文化活动异彩纷呈。黎族农民羊永生的剪纸作品《磨谷》在日本展出。大安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县歌舞团跳拉弹唱有特色,为城乡群众送歌送舞,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莺歌海镇文化站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奖,黄流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花灯艺术之乡”,千家镇被文化部命名为“海南省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保护工程试点单位”,2003年乐东县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先进县”。
民族
乐东县黎族人口1694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9%,90%以上居住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