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地带,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保定虽然是一个小城,但其历史和自然风光都不可小觑。这里曾经是清朝直隶总督府所在地,其地位较他省都为重,李鸿章、袁世凯都曾在此做直隶总督。保定西依太行山,东抱白洋淀,离北京较近的美丽的野三坡、白洋淀、天桥瀑布群、白石山、狼牙山,都成为京城郊游族们追捧的避暑去处。
保定的历史颇值自傲,在至今两千年的春秋时代,晋国就在这里建下保定历史上的第一座城池,以后在各朝各代又分别成为县、路、府、直隶省会等,历来为军事重镇,与京、津呈三足鼎立。市中心的古莲花池是清雍正年间高等学府的所在地,是当时十大名园之一。这里还有出土了金缕玉衣而名噪一时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满城汉墓,埋葬着雍正等清代四位皇帝的清西陵。在这里还曾经进行过轰轰烈烈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狼牙山五壮士,以及我们所熟悉的老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里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红色之城
保定是红色之城。保定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保定市阜平县,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被誉为“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这一时期的阜平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察冀边区和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毛泽东曾亲笔题词“抗日模范根据地”,也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诞生了以著名作家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保定作家群。《荷花淀》、《红旗谱》、《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烈火金刚》、《少年英雄王二小》等著名电影、文学作品与保定的名字享誉海内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现保定有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
气候
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地理环境
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保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共1119.44万人口(2011年),主城区人口近240万,市区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2020年前清苑、徐水、满城将划归保定市区,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20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中心城市总人口达到35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00平方公里左右。
气候
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地理环境
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保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共1119.44万人口(2011年),主城区人口近240万,市区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2020年前清苑、徐水、满城将划归保定市区,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20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中心城市总人口达到35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00平方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