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贴士
1、喀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要尊重当地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交谈时要尽量不要当众问其宗教信仰等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2、到喀什的最佳的旅游时间是8、9月份,在这期间的气候较为温和,瓜果成熟,是到此旅游观光的最佳时节。但千万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
3、喀什的风沙较大,建议游客注意多喝水,准备好润唇膏以防上火与皮肤干裂。
4、喀什的日夜的温差较大,应该带一件外套,以防感冒。
5、许多的景点都是由徒步或骑马前行的,建议穿一双比较舒服的运动鞋。
6、在出行前准备好一些常备的药物,还要配以清热防暑的常用药,甚至是最好准备好止高原反应的氧气和药品。
7、喀什在夏季时天气比较炎热,建议早上早早出发,选择天气凉爽的时候出行,同时也更便于游客观看日出。
8、要切记不要穿袒胸露背以及比较短小的衣服,禁止女性的服饰过于性感。
9、在游览的过程中主要不要凝视着人们,当地的居民认为这会带来不幸。
10、新疆人对于待客和做客有许多的讲究,当地人禁忌从餐布上踩过或是直接跨过餐布。在到当地人家中做客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禁忌的情况。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吃猪肉等,这是他们在生活中最大的禁忌,绝对不可以冒犯。
11、在饭前饭后要洗手,但是不能随便的甩手上的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净。
安全健康
管理好自身所带贵重物品,在喀什地区,你不必担心人身安全。
喀什活动
古尔邦节
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撒拉、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
时间: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
活动: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开斋节
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在新疆一带称“肉孜•爱提”,所以又叫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即减食的意思。
时间:伊斯兰教历9月底。
活动:每逢封斋(斋戒)期间,穆斯林(回教徒)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以后,至太阳西下,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渴,滴水不饮,粒米不沾,平日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此外,还要求穆斯林们在斋月里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守斋。整个斋月的气氛是肃穆庄重的。到了晚上,当守斋结束时,情况就根本不同了,人们可以饮食、谈笑风生,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这样的生活连续一个月。
民俗节庆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维吾尔民族的古尔邦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节日气氛特别浓郁。 关于古尔邦节的起源,民间流行着一则古老的宗教传说:先知易卜拉欣要按真主安拉的“启示”牺牲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作祭礼,当他正要举刀宰杀时,安拉派遣的特使牵着一只公羊从天而降,示意以宰羊代替杀子,这一天正是阿拉伯太阴历12月10日。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将太阴历12月10日定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这个日子恰恰是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这样,古尔邦节逐渐成了从11世纪初开始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节前,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的早晨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再后,人们直接上麻扎尔(墓地)为亡故的先人祈祷。最后还要“换哈达”,即拔去坟头上的枯木,栽根新枝,浇些水再回家。 按传统,节日聚礼之后早晨是献牲祭祀,取悦安拉的最佳时机。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入锅之后,男子们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摆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左邻右舍或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其它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别进行(在维吾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拜节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节日庆典
古尔邦节
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撒拉、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
时间: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
活动: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开斋节
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在新疆一带称“肉孜•爱提”,所以又叫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即减食的意思。
时间:伊斯兰教历9月底。
活动:每逢封斋(斋戒)期间,穆斯林(回教徒)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以后,至太阳西下,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渴,滴水不饮,粒米不沾,平日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此外,还要求穆斯林们在斋月里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守斋。整个斋月的气氛是肃穆庄重的。到了晚上,当守斋结束时,情况就根本不同了,人们可以饮食、谈笑风生,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这样的生活连续一个月。